瀏覽量:10 作者: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日期:2022-04-09 16:01:55
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長三角地區的半導體供應鏈,正因疫情封控管理而被打破平衡。
一位來自上海張江高新區的芯片從業者對記者稱,自4月1日起全員居家辦公,公司從事芯片設計可以線上溝通,但無法與上游公司聯絡。按照往常,公司要從嘉善工廠拿晶圓片去測試,測試成功后就拿去蘇州做封裝,最終成品完成后交付給消費電子客戶。以智能手機為主的消費電子廠商多在下半年發布新品,每年4-5月原本為需求旺季。
“可是從4月1日開始辦公室無法收快遞,已經多日卡在測試環節,這會延誤公司交付下游的終端客戶”,該人士稱,整個公司都處于很焦急的狀態,工期延誤,后續趕工容易出現質量問題,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客戶的新品發布。
以上海為主的長三角地區是全國半導體重鎮。半導體作為一個高度國際化和垂直分工的產業,其供應鏈聯系緊密,海外采購頻繁。目前,長三角多城市的地方政府對于公路流通采取了嚴格管控,阻礙了半導體工業品的運輸和對外貿易。
一位在長三角地區做工業品物流的人士對記者稱,3月15日開始,江浙滬地區的物流就有阻塞的跡象。該人士所在公司負責給中芯國際、華虹半導體等工廠運輸設備。該人士稱,4月1日,上海進入準封閉狀態后,半導體制造廠的設備運輸也幾乎停擺。目前江浙滬的海上作業沒有受到封控,但是由于公路作業受限,貨物下了船只能暫存碼頭。
以上海為主的江浙滬地區盤踞著大量半導體制造廠,這些半導體廠通過引進設備、搭建產線,再將生產出的晶圓片發往全國各地,如無特殊情況,工廠采用7*24小時的運轉模式。3月28日,中芯國際表示,目前公司生產運營正常,會密切關注疫情動態,盡全力做好防疫抗疫方面的工作。中芯國際在上海和紹興分別有一座工廠。
一位接近中芯國際的人士對記者稱,因為半導體這種相對高端的制造業,人員密度不大,潔凈度很高,防疫相對容易,也容易達到封控的人員標準。目前中芯國際全員正在積極保生產,包括調整排貨節奏、緊湊利用機器等,封控對其產能影響不大。
3月28日,臺積電表示,一切遵照當地政府防疫措施,目前不影響上海廠生產。臺積電在上海設有8英寸晶圓廠,在南京設有12寸廠。此外,華虹集團、中微公司、盛美上海等一批企業都位于上海及周邊地區。
盡管目前大廠的生產未受明顯影響,但上述工業品物流人士稱,物流停擺影響江浙滬地區貿易,這對半導體廠商構成了潛在的威脅。
“例如,工廠運轉中產線的個別設備會出現故障,需要供應商更換或者派工程師維修,設備多來自進口廠商、精密度復雜度也非常高,工廠的工程師大多不會維修,物流停擺后,只好暫停故障設備,若一周內只是個別設備故障,也有備貨可用,長時間則會影響運轉效率?!?/span>
本季度是半導體產業的擴張期,中芯國際、華虹半導體等成熟廠商都在積極擴產,半導體設備的運輸原本是非常頻繁的。目前國內各地興建半導體晶圓廠,在無錫、蘇州工業區集中涌現了一些新廠,也在大量從海外引進半導體設備,這些設備主要從上海港進入國內。
上述工業品物流人士稱,公司原本的節奏是,每周平均要送4臺設備,每臺設備跑一輛車,從海外報關進港口,通過高速從港口拉到無錫、上海等地,尤其是無錫的工業園區,過去一年涌現了多家半導體制造廠。目前上海港也可以線上報關,但公路封閉,人員無法到場提貨,拿不到貨的老廠會延誤擴產進度,拿不到貨的新廠就只能停擺。
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,2020年僅僅上海市的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就占據了全國的23%。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區域,產業人士已經習慣去蘇州找封裝測試、去無錫找設備材料、去上海找制造和設計。
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朱晶對記者表示,過去長三角地區的半導體已經擁有相對完備的產業生態,盡管這里的國產設備材料還不能完全支撐制造的所有工藝節點,封裝、設備、材料也需要部分依賴海外,但是這里已經形成了打造自主供應鏈集群的條件,比起國內其它地區已經是相對成熟的水平。
朱晶認為,目前國內長三角地區由于疫情造成的居家辦公隔離、交通物流中斷等情況,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影響肯定非常大。但是國家在2020年也經歷過類似的防疫工作,并不是沒有經驗的,很多企業也會隨著疫情的進展作出相應安排,相信整體影響可控。
內容來源:經濟觀察報